2024 年 10 月,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发布《2025 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》,针对上海高考(自主命题),政策在 “强基计划”“外语考试”“志愿填报” 三方面有新变化,涉及全市约 5 万名高考生,具体要点如下:
1. “强基计划” 新增 “上海大学”,本土高校覆盖扩大
2025 年上海高考 “强基计划”(面向顶尖学生的特殊招生计划,录取后进入 “基础学科专业” 学习)新增 “上海大学”,至此上海本土参与强基计划的高校达 3 所(此前为复旦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),计划招生人数从 200 人增至 350 人,专业涵盖 “数学与应用数学”“物理学”“化学”“生物科学”“基础医学”“力学” 6 个基础学科。
上海考生报考 “本土强基计划” 可享受 “户籍优势”:上海大学强基计划对 “上海户籍考生” 的高考成绩要求,比 “非上海户籍考生” 低 10-15 分。建议成绩优异的上海考生(预估高考总分 600 分以上),在 2025 年 3 月 “强基计划报名” 时,优先填报 “上海本土高校”,录取概率更高。
2. 外语听力可考 2 次,取 “最高成绩” 计入总分
2025 年上海高考外语科目(英语、俄语、日语等)听力部分可考 2 次,第一次考试安排在 2024 年 12 月(与 “上海外语听说测试” 同期),第二次安排在 2025 年 6 月高考期间,考生可选择参加 1 次或 2 次,取 “最高成绩” 计入外语总分(外语总分 150 分,听力占 30 分)。
这一调整为考生提供 “容错机会”,尤其是 “听力薄弱” 的考生,可通过 “两次考试” 提升成绩。建议考生在 2024 年 11 月前,通过 “上海教育考试院官网” 报名 “12 月听力考试”,并利用 “上海考生网外语听力真题库”(含近 5 年上海高考听力真题)进行针对性训练,熟悉上海高考听力 “口音特点”(如英式英语、美式英语混合)。
3. 志愿填报 “本科批次” 新增 “平行志愿数量”,从 24 个增至 30 个
2025 年上海高考 “本科批次” 平行志愿数量从 24 个增至 30 个,涵盖 “本科普通批次”“本科提前批次”“本科艺体类批次”,考生可填报的 “院校专业组” 数量更多,“滑档” 风险降低。例如考生可在本科普通批次,同时填报 “复旦大学(院校专业组 1)”“上海交通大学(院校专业组 2)”“同济大学(院校专业组 3)” 等 30 个不同院校专业组。
建议考生在 2025 年 5 月 “志愿填报准备” 阶段,通过 “上海教育考试院官网” 下载 “2024 年各院校专业组录取分数线”,结合自身模考成绩,按 “冲、稳、保” 原则分配 30 个志愿(如前 10 个 “冲” 高分院校,中间 10 个 “稳” 匹配院校,后 10 个 “保” 保底院校),提高录取概率。